下腹部横切口治疗小儿疝的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431例小儿下腹股沟斜疝, 行下腹壁皮纹横切口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431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 平均手术时间是12 min, 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行下腹壁皮横纹切口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费用少、术后瘢痕隐秘等优点。

【关键词】 下腹腹壁横纹;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儿童的常见病, 传统手术是斜切口, 该术式创伤大, 并发症多、术后瘢痕明显已渐渐被腹腔镜手术及下腹壁横纹处微小切口取代, 本院采用下腹壁微小切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8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用下腹壁皮纹横切口431例, 其中, 右侧腹股沟易复性斜疝355例, 左侧腹股沟斜疝76例, 男385例, 女46例, 年龄最小7个月, 最大11岁, 平均年龄4.1岁, 所有病例术前诊断明确, 均经体检及彩色B超确认, 术前无手术禁忌证。

1. 2 麻醉方式 所有患者均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

1. 3 手术过程 静脉麻醉生效后, 患儿取平卧位, 取腹股沟皮下外环口与下腹壁横纹中点投影汇合处, 沿下腹壁腹横纹切口, 长约1 cm,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 在外环口处行钝性分离, 将外环口疝囊游离, 提出切口外, 在疝囊外仔细游离疝外被盖组织, 特别要注意男性精索、输精管及睾丸动静脉, 女性要注意子宫圆韧带, 游离至疝囊颈部, 用4号丝线单扎及缝扎各1次, 离结扎线约0.5 cm处剪掉多余的疝囊组织, 创面彻底止血后, 用5-0可吸收线缝合皮下组织, 伤口对合后用4 cm×4 cm加压包扎。

1. 4 术后处理 在麻醉苏醒间给予持续性低流量吸氧及密切观察2~4 h, 患儿完全清醒后送入病房, 完全清醒后可正常饮食, 术后要注意伤口有无渗血, 阴囊有无血肿的发生, 特别要注意小便时护理, 不要将小便污染伤口, 无特殊情况72 h后换药, 换药时要按切口长轴轻轻揭开敷料。

2 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8~30 min内完成, 平均时间12 min, 术前及术后均无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有136例外阴轻度水肿, 其他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1年随访, 无一例复发, 手术瘢痕均不明显或根本看不见。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病及多发病, 其发生常与腹膜鞘状突延迟闭口有关, 如小儿有便秘, 咳嗽等增加腹内压的因素, 疝囊会进入阴囊, 很容易引起嵌顿, 嵌顿是小儿腹股沟斜疝常见的并发症, 因儿童肌肉力量较成人小, 发生常规坏死的可能性较成人明显减少, 在6 h内应试手法复位, 相对于成人复位更易成功, 单靠复位成功后疝不能治愈, 大多数最终仍需手术治疗, 一般认为1岁后可行手术治疗, 1岁后小儿麻醉耐受性良好, 手术风险明显减小, 另外, <1岁者随腹壁发育, 强度的提高, 有可能自愈[1], 反复嵌顿者可提前手术, 但患儿年龄>10岁, 内环口>1.5 cm, 要慎重处理, 因儿童较大时内环口离腹横纹切口较远, 致操作困难, 小儿腹股沟斜疝主要是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内环口较大时容易复发, 内环口腹横筋膜应修补1~2针, 术中止血要彻底, 术后防止疝复发主要是靠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的自身发育, 随年龄的增长, 腹壁渐渐丰富有抗疝突出作用[2], 术后患儿不能参加剧烈运动, 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及便秘等使腹内压增加的因素。腹部微小横切口操作相对容易, 要点是术前诊断明确, 术前不能有咳嗽、上呼吸道感染等手术禁忌证, 寻找疝囊是关键, 寻找疝囊困难时可用手指经阴囊顶起外环口, 手指尖处有白色腹膜样组织, 通常为疝囊, 这种方法更容易找到疝囊, 提疝囊时血管钳不要扣的太紧, 能提起疝囊为度, 不能损伤精索血管或子宫圆韧带, 在分离过程中动作要轻柔, 不要过度牵拉, 防止疝囊撕裂, 切开疝囊前要仔细辨认有无输精管等重要组织, 必要时要用手仔细触摸, 防止副损伤, 较大的疝囊要断桥, 少剥离可减少术后阴囊水肿的发生, 疝囊分离困难者避开输精管及睾丸动静脉行内荷包缝合固定, 必要时用血管钳夹住疝囊向下分离, 作者体会这样更容易操作, 把损伤降至最低点, 作者做过3例在外院复发疝, 1例行远端结扎, 另外2例内荷包缝合不完全, 仍有疝囊口, 可能是后来腹腔压力大所致, 要注意防范。

经下腹壁腹横纹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方法有明显的优势, 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切口大、张力高、切口距肛门及尿道近, 容易受到污染等因素的影响, 而且瘢痕较明显, 影响美容效果, 而下腹部皮纹横切口在皮肤皱褶处, 具有隐秘, 不易被发现, 且切口小、张力比较小、术毕切口皮肤无需缝合、不需要拆线及切口距会阴部距离远, 不易被尿液及粪便污染, 另外, 下腹部皮纹横切口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易掌握、手术时间短, 痛苦比较小、创伤轻、费用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石美鑫.实用外科学(上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62-668.

[2]缪健行, 师大雄, 何荣佳.安全快捷的微型腹腔镜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广州医药, 2006(34):9-10.

[收稿日期:2014-06-20]

推荐访问:小儿 体会 下腹部 治疗 横切